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,2018年的股市表现尤为引人注目。在经历了2017年的强势反弹后,2018年的股市继续保持了上行的趋势,全年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。2018年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分别上涨6.56%和0.12%,沪深300指数上涨1.25%。这一现象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,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复苏与制度改革的双重奏响。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入手,探讨2018年股市上涨的原因。
2018年的宏观经济环境为股市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放眼全球,中国经济的表现一直稳中向好,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。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,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,但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与活力令人印象深刻。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,2018年中国GDP总量突破90万亿元,同比增长6.6%,实现了预期目标。从季度增速来看,虽然存在一定的波动,但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。这一趋势反映在股市上,表现为上市公司业绩稳步增长,提升了市场信心和投资热情。
具体来看,2018年,A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良好。根据Wind数据统计,截至12月31日,全部A股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合计3.45万亿元,同比增长16.02%。其中,主板、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业绩分别增长23.07%、18.04%和12.75%,显示出各个板块企业均实现了较好的盈利增长。在此背景下,A股市场不仅吸引了一批优秀企业的上市,还促进了已有企业的持续发展,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制度改革的推进对于股市的长期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2018年,中国资本市场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,优化了市场环境,增强了市场信心。具体来说,监管部门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,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;同时,积极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,促进了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,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广泛的融资渠道。科创板的设立和试点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,进一步丰富了市场层次,激发了科技创新企业的活力。
经济复苏与制度改革并非股市上涨的唯一驱动因素,外部环境变化和流动性状况同样对股市产生重要影响。2018年,中美贸易摩擦虽未造成预期中的大规模经济衰退,但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。为应对这一风险,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包括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、定向降准等,有效地缓解了流动性压力,为股市提供了资金支持。海外资金的持续流入也为A股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据中证报报道,2018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2942.18亿元,创下历史新高,成为A股市场的重要增量资金来源之一。
综上所述,2018年股市的强势上行并非偶然,而是中国经济复苏与制度改革双轮驱动的结果。展望未来,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及资本市场不断完善,股市将有望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