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资深股民,我发现今年的趋势就是“专”,每个股票都好“专”,专到我都找不到北了。于是,我决定把我的专户股票包甩卖,让那些更“专”一点的人去“专”吧。
甩卖的对象是A股巨头——白酒行业。这个行业的股票真的太“专”了,从茅台到五粮液,从山西老陈醋到泸州老窖,每一个都像是在为“专”而生。我最近刚刚投资了一笔,但坦白说,我甚至分不清这些酒的品牌和产地。当我告诉酒桌上的朋友,我投资了白酒股,他们的反应就像是听到了一个设计师说他最爱的颜色是“酒精色”。我承认,这个选择有些挑战我作为一个吃货的身份,毕竟,我更喜欢的是“吃”而不是“喝”。再说了,谁能确认自己不会突然改行投入啤酒或红酒,然后变成“葡萄酒专家”或者“精酿啤酒大师”呢?
医药行业的股票也必须甩卖。这可是个让人头大的行业,层出不穷的新药名、繁琐的临床试验报告,还有被各种专家解释得云山雾绕的科技名词,这些都是让我感到困惑的原因。我可不想成为一个医药专家,毕竟我的专业知识似乎还在高中的生物课本里。每年的法规更新我都要学习,这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去考个医学学位。总有一天,我也会成为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药剂师,然后告诉自己,这是为了股票投资,而不是真正想成为医生。
第三,甩卖的股票还有互联网巨头。互联网行业的发展速度让人眼花缭乱,每天都有新的创新和技术,让人感到了一种“跟不上”的压力。我常常觉得,我在投资的可能是一个只有未来的“虚拟公司”。更别提那些互联网公司的广告策略了,我怀疑他们可能比谷歌还懂心理学。要知道,我曾为一个游戏下载了足足50次广告推送。
甩卖的股票还有房地产开发商的股票。房地产行业的股票真的是“专”到让人不敢相信。从土建到房产证,从物业管理到社区服务,这些都让我感到头大。特别是,最近一系列的政策变化让我觉得自己就像在玩《地产大亨》这款游戏,但规则却在不断变更。即使我成功地买了一块地,但谁能保证不会被“限售”呢?
这个行业股票的“专”让我感到措手不及,所以我决定把这些股票包甩卖,让那些更“专”一点的人去“专”。也许在未来,我可以成为一位“收藏品股”专家——毕竟,我还有足够的耐心去研究古董和艺术品。不过现在,我要开始寻找一些更“大众”的股票,比如“生活必需品股份有限公司”或者“普通人吃的面包股份有限公司”。毕竟,“专”到一定程度,就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了。